濕疹治療 飽受歧視|DSE壓力大濕疹爆發停學求職 港男遭顧客當眾侮辱:咁污糟就唔好返工!

飽受歧視|DSE壓力大濕疹爆發停學求職 港男遭顧客當眾侮辱:咁污糟就唔好返工!

皮膚護理

廣告

濕疹(異位性皮膚炎)是香港常見的皮膚病,每5人便有1人在不同時期患上濕疹,估計本港患者人數達150萬人。反覆發作的皮膚痕癢和受損,對患者的學業、工作及心理健康均帶來沉重影響,年輕患者尤甚。現年25歲的郭先生自中學起受濕疹困擾,應考DSE時病情更如火山爆發般惡化,被迫停學、求職屢受歧視,甚至一度出現輕生念頭,他的經歷正正反映不少年輕濕疹患者的無奈與掙扎。

便利店遭顧客羞辱:咁污糟就唔好返工

現年25歲的郭先生自中學時期已有濕疹,初時不太嚴重,直至2017年準備應考DSE時,因壓力大病情急劇惡化,「脫皮像雪花般,又會出水,晚上睡覺抓癢到天光,床單都是血漬」。上課時精神不繼,連老師都忍不住說:「你咁樣點可以專心上堂?」

那段時間,他在便利店兼職時亦曾被顧客當面羞辱:「你咁污糟就唔好返工啦,會整污糟啲嘢!」郭先生坦言當場忍不住落淚,覺得委屈而受傷,「身體脫皮和發紅令人誤會、傷害我,那種傷害十分深,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」。

濕疹治療 現年25歲的郭先生自中學起受濕疹困擾,應考DSE時病情更如火山爆發般惡化,被迫停學、求職屢受歧視。(圖片來源:濕疹關注組)
現年25歲的郭先生自中學起受濕疹困擾,應考DSE時病情更如火山爆發般惡化,被迫停學、求職屢受歧視。(圖片來源:濕疹關注組)

DSE考試結束後,他順利考入IVE,惟濕疹病情持續惡化,幾乎每個月都要出入急症室,傳統藥物和類固醇均無效。入讀三個月後因身體太虛弱被迫停學,人生陷入低谷。適逢新冠疫情及經濟低迷,求職亦屢受挫折,「我不出街不見人,差不多與世隔絕,這段是人生最痛苦的時期,甚至曾經有輕生念頭。」

多年來,他一直在政府醫院接受治療,包括類固醇、口服抑制劑及藥膏,但病情反覆。直至最近終於可以開始打生物製劑,痕癢及紅腫顯著改善,令他重拾信心再投身社會,「但我仍擔心僱主介意,怕我們經常請病假或者影響形象」。

三分一濕疹患者職場遭歧視

正值9月14日為世界濕疹關注日之際,濕疹關注組聯同香港醫護聯盟舉辦記者會,邀請皮膚科專科醫生劉顏銘講解濕疹對年輕患者求學與就業的影響。劉醫生指出,濕疹不僅是一種皮膚疾病,其影響已遠超生理層面,對心理健康、社交關係及社會生產力均帶來沉重負擔。

根據國際研究數據,多達39.3%患濕疹學生曾遭校園欺凌;65.6%出現自我孤立行為,長期迴避社交活動;17.2%學生每週至少有一天因濕疹發作缺課、遲到或早退,全年可達50天以上,嚴重影響學業與日後發展。

在職場方面,33.9%員工表示因濕疹在職場遭歧視,例如面試時因外觀問題不被錄用或晉升受阻;一項2025年的研究顯示,18.6%患者曾因濕疹中斷工作,平均中斷26.3天,對患者造成經濟和心理壓力。

生物製劑療效佳 社區藥房助減負擔

劉顏銘醫生解釋,生物製劑精準針對免疫系統中導致濕疹發病的發炎因子,從根源上阻斷炎症反應,顯著減少痕癢,改善皮膚屏障功能。相比傳統口服免疫力抑制劑,療效更理想、副作用較少,毋須頻繁抽血。現時香港有兩款已獲衞生署註冊的生物製劑,其中一款於2018年註冊,另一款於今年年中引入,適合12歲或以上濕疹患者。

社工黃敏兒介紹,目前公營機構已將部分昂貴濕疹藥物如生物製劑及口服JAK抑制劑納入政府「安全網」,患者可申請撒瑪利亞基金或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。惟申請門檻頗高,非牟利社區藥房亦提供較簡便的藥費資助渠道,協助中至重度患者減輕經濟壓力,盡快接受治療。

濕疹治療 劉顏銘醫生指出,濕疹不僅是一種皮膚疾病,其影響已遠超生理層面,對心理健康、社交關係及社會生產力均帶來沉重負擔。(圖片來源:濕疹關注組)
劉顏銘醫生指出,濕疹不僅是一種皮膚疾病,其影響已遠超生理層面,對心理健康、社交關係及社會生產力均帶來沉重負擔。(圖片來源:濕疹關注組)

免費心理輔導 多層支援網絡助走出困境

濕疹關注組亦推出濕疹患者免費心理輔導服務,為患者及照顧者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援,舒緩情緒困擾和減輕壓力。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呼籲年輕患者善用各項資源,並希望社會各界及政府加大支援力度,共同為濕疹患者創造更友善、更包容的環境,「讓每一位濕疹患者走出困境,活出精彩的人生」。

濕疹治療 正值9月14日為世界濕疹關注日之際,濕疹關注組聯同香港醫護聯盟舉辦記者會。(圖片來源:濕疹關注組)
正值9月14日為世界濕疹關注日之際,濕疹關注組聯同香港醫護聯盟舉辦記者會。(圖片來源:濕疹關注組)

圖片來源:濕疹關注組